邀請朋友來我家玩桌遊,玩卡牌為主的遊戲時,他們總感到驚訝,問道:「這些卡套是你自己一張一張套進去嗎?很費時啊!在哪裡能買到呎吋剛好的?為甚麼要這樣做呢?」
我帶點腼腆地說:「是啊,是我自己套的......」然後丈夫在旁插嘴:「她好鍾意入卡套的過程的,所以沒問題啊。」怎麼喜歡玩桌遊的,會花額外的錢買卡套(sleeves),還享受重覆又重覆的機械動作?對其他人來說,可能是匪夷所思的。
怎麼說呢?剛開始購買儲集桌遊時,沒有想到要卡套的——就是太麻煩了吧。當時買了熱門入門歐式桌遊《鐵路縱橫》(Ticket To Ride Europe),看卡牌上圖案,不同顏色的火車是不同款式,都很仔細漂亮啊。忍不住,生出來想要「保護」美好事物的心情啊——卡套的出現也是源於認真的玩家(serious gamers)吧?
沒有上套的卡牌,好像沒穿衣服一樣,很是可憐啊。看來,我是把卡牌遺留在伊甸園裏,無論如何得要找東西遮蓋。每當為親愛的卡牌們找到合身合手合心的卡套,感覺比我自己買了新衣服還興奮呢。
附錄:各大牌子卡套比較
剛開始隨便在網上買無牌卡套,心想不就是一片透明膠而已?後來發現,卡牌之間容易黏在一起,摸上去怪怪的,玩起來不順。到桌遊店買卡套,比較常見的是美國Mayday出品的,分有薄和厚兩款。薄的卡套滑不溜手,要洗牌疊牌時易出狀況;厚的呢,價錢貴一點,但最大的問題是,入了厚套後卡牌塞不回本來的盒子,很苦惱。
有某些遊戲的卡牌尺寸比較特別,有時Mayday找不到合身的,就買了台灣的新天鵝堡卡套。有些是為某款桌遊度身訂造很合身,但通常很薄,牌與牌之間有點黏。
到後來,有桌遊友人介紹,試用Sleeve Kings,是Mayday旗下的另一個品牌,其卡套正在Mayday的厚和薄套之間,手感不錯。
到現在,我正在留意另一個牌子Patron,其卡套獨特地方,是單面磨砂,另一面則是光滑面。一方面解決卡牌太溜手的問題,另一方面保持卡面資訊清晰。最棒的是,這家公司是按個別遊戲售賣有關卡套——不單大小剛好,而且張數也是配合需要的數量,不會有太多剩餘,減少煩惱。
怎麼光是那一片薄薄透明膠也有這麼多學問?英語世界中,還有專屬網站和apps,幫助玩家尋找那完美的卡套呢!
Comments